初冬的赣江之畔,寒意渐浓,然而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内却是爱游戏体育一片炽热景象,十二月十四日,备受瞩目的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总决赛在此正式拉开战幕,来自全国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超过三百家击剑俱乐部,共计三千余名业余及青少年剑手齐聚这座英雄之城,将在为期五天的赛程中,于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的多个年龄组别上展开激烈角逐,竞逐本年度俱乐部赛事体系中的最高荣誉。
清晨七时许,场馆外已是人头攒动,身着各式俱乐部标识服装的选手们,或手提长长的剑袋,或背着厚重的装备包,在教练与家长的陪伴下,有序通过安检,步入赛场,他们之中,有稚气未脱、年仅六七岁的儿童组新手,眼神中充满好奇与兴奋;也有身经百战、气质沉稳的青少年组佼佼者,正进行着赛前最后的战术默想;更有不少成年业余爱好者,虽职业各异,但此刻共享着对击剑运动的无限热忱,偌大的比赛场馆被划分为数十条剑道,金属剑身相击的清脆声响、裁判的哨声、观众的助威声尚未响起,但空气中已然弥漫着紧张与期待。
上午九时整,开幕式在中心场馆隆重举行,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相关领导、江西省体育局及南昌市人民政府负责人、中国击剑协会代表等出席了仪式,在庄严的国歌声后,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,对远道而来的各俱乐部、选手、家长及裁判员表示热烈欢迎,强调了俱乐部联赛在推动击剑运动普及、发掘后备人才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,并预祝所有选手都能赛出风格、赛出水平,运动员代表与裁判员代表先后上台宣誓,郑重承诺将恪守体育精神,公正竞赛,公正执裁。
随着开幕仪式结束,首日比赛的哨声随即吹响,最先开始的是男子、女子U10(10岁以下)组的花剑与重剑小组循环赛,小剑客们虽然个头不高,但穿戴起专业护面与防护服,手持经过安全处理的儿童用剑,踏上剑道的那一刻,立刻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专注与果敢,弓步直刺、防守还击、对抗刺……一招一式,有板有眼,场边的教练们则密切关注着弟子们的表现,不时高声提醒技术要领;家长们更是举着手机或相机,记录下孩子每一个拼搏的瞬间,鼓励声、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
“注意距离!”“看好对方的手!”“果断一点!”在U14男子佩剑的赛场上,比赛的节奏明显加快,佩剑项目允许全身腰带以上部位为有效靶位,讲究优先裁判权,攻防转换极快,对选手的反应速度、爆发力和战术意识要求极高,剑道上,小选手们身影闪转腾挪,进攻如疾风骤雨,格挡、闪避亦在电光火石之间,金属碰撞声、运动员发力时的呼喝声、裁判判定得分后的提示音交织在一起,充分展现了这项运动的激情与魅力。

赛场之外,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,装备供应商设立的临时服务点前,咨询、试穿、购买装备的选手和家长络绎不绝,一些知名的体育培训机构也设置了展台,宣传其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,交流区内,来自不同俱乐部的教练们利用比赛间隙,相互交流着教学心得与行业动态;小选手们则很快结识了新朋友,讨论着刚才比赛的得失,或是分享着各自训练中的趣事,这场全国性的赛事,已然超越了单纯的竞赛范畴,成为一个集竞技、交流、学习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。
本次全国赛的举办地南昌,也为赛事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,市政府协调了交通、安保、医疗等多部门联动,确保赛事期间场馆周边秩序井然,应急响应迅速,也借此机会向全国各地的参赛者展示了城市风貌与文化底蕴,部分参赛家庭表示,计划在比赛结束后游览滕王阁、八一广场等本地名胜,感受南昌的历史文化与红色传承。
据赛事组委会介绍,本次联赛总决赛的参赛人数再创历史新高,这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击剑运动在我国,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,击剑运动以其独特的礼仪文化、智力与体力结合的特点,以及对于培养青少年专注力、应变能力和坚韧品格的积极作用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,俱乐部联赛作为衔接专业梯队与大众普及的重要桥梁,其规模与水平的逐年提升,为我国击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未来几天,随着赛程的深入,竞争将愈发白热化,个人赛的淘汰赛阶段以及后续进行的团体赛,将决出各个项目的最终王者,每一位站在全国赛舞台上的选手,无论最终名次如何,他们都已在与全国同龄高手的交锋中磨练了技术,增长了见识,收获了成长,他们的每一次亮剑,不仅是为了俱乐部的荣誉和个人梦想,也是在为这项古老而优雅的绅士运动在中国的广阔未来,增添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,剑影闪烁,映照着无数拼搏的身影;剑声铿锵,奏响了属于这个冬天的激昂乐章。